
- 2025-01-21 09:30:33光功率標準裝置
- 光功率標準裝置是一種高精度的測量設備,用于校準和測量光功率。它通常由光源、光衰減器、光探測器及校準系統等部分組成,能夠提供穩定、準確的光功率輸出,并作為標準參考用于其他光功率計的校準。該裝置廣泛應用于光纖通信、光學測量、光電子等領域,確保光功率測量的準確性和一致性。通過精確校準,光功率標準裝置能夠滿足科研、生產和質量檢測等多種需求。
資源:17355個 瀏覽:31次展開
光功率標準裝置相關內容
光功率標準裝置資訊
-
- 廣西計量院新建三項計量成功通過全國計量標準考核委員會評審
- 考評組按照JJF1033-2016《計量標準考核規范》及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對廣西計量院的新建三個項目進行了現場考核。
光功率標準裝置產品
產品名稱
所在地
價格
供應商
咨詢
- 電動光功率衰減器
- 國內 上海
- 面議
-
上海昊量光電設備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方形光具座實驗裝置
- 國內 天津
- 面議
-
天津市拓普儀器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OAI - 曝光機 / 光源/ 光功率計及分析
- 國外 美洲
- 面議
-
香港電子器材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Thorlabs臺式光功率能量計表頭,雙通道
- 國外 美洲
- 面議
-
青島森泉光電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Thorlabs PM100D - 緊湊型光功率和能量計表頭
- 國外 美洲
- 面議
-
青島森泉光電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光功率標準裝置問答
- 2023-05-15 14:15:54化驗室通風柜風機功率標準(廠家詳解)
- 很多人把化驗室通風柜的功率看成通風柜的本身,其實這個是錯誤的說法,正確的說法是“通風柜風機功率”。其實和簡單,分機才是直接傳輸功率的途徑。下面生產通風柜廠家的小編就來和大家詳解一下這個風機功率標準。風機功率選擇只要有功率肯定就是有公式的,而且也是非常簡單,并不復雜。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組公式來判斷對風機功率選擇,廢話不說了上公式。前提條件:電機功率N=(Q/3600)*P/(1000*η)*K其中風量Q單位為m3/h;全壓P單位為Pa;功率N單位為kW;η風機全壓效率;1.05-1.1,小功率取大值,大功率取小值;N=(Q/3600)*P/(1000*η)*K;風機的功率P(KW)計算公式為P=Q*p/(3600*1000*η0* η1)。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有一點發懵?上面明明說的很簡單為什么這個公式我看不懂呀,小編拿到公式和您的想法一樣,其實您也無需看懂,畢竟這些都是生產通風柜廠家的設計師給出的公式。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嘛下面還有一個公式呢!我們接著看!如何計算通風柜電機的電流:Q—風量,m3/h;p—風機的全風壓;Pa;η0—風機的內效率;一般取0.75~0.85;小風機取低值、大風機取高值η1—機械效率;1、風機與電機直聯取1;2、聯軸器聯接取0.95~0.98;3、用三角皮帶聯接取0.9~0.95;4、用平皮帶傳動取0.85I=(電機功率/電壓)*c功率單位為KW;電壓單位:KV;C:0.76(功率0.85和效率0.9乘積)好了小編已經被這個計算化驗室通風柜風機功率標準的公式弄暈了,您真的不用自己計算。我建議您和我們江蘇吳上科技股份設計師聯系,可以輕松的得出答案。
303人看過
- 2023-07-12 14:28:10核磁共振測試裝置
-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測試裝置是用于進行核磁共振實驗的儀器設備。它通常由以下幾個主要組成部分構成:1.磁體(Magnet):磁體是核磁共振測試裝置的主要組成部分,用于產生強大的恒定磁場。常見的磁體類型包括超導磁體和永磁磁體。超導磁體通常使用低溫超導材料制成,能夠產生非常高的磁場強度,而永磁磁體則使用常久磁體產生相對較低的磁場強度。2.射頻系統(RF System):射頻系統用于產生和控制射頻脈沖,用于激發和探測核自旋的共振信號。它通常包括射頻發生器、射頻放大器和射頻線圈。射頻脈沖的頻率和功率可以根據實驗需要進行調節。3.控制系統(Control System):控制系統用于控制整個核磁共振測試裝置的操作。它通常包括計算機、數據采集系統和相關的控制軟件。計算機通過軟件控制實驗參數的設置、數據采集、處理和分析等操作。4.梯度線圈(Gradient Coils):梯度線圈用于在空間中產生線性磁場梯度,以實現對樣品的空間定位和空間編碼。通過梯度線圈的控制,可以實現核磁共振成像(MRI)等空間分辨率較高的實驗技術。5.探測器(Detector):探測器用于接收和檢測核磁共振信號。常見的探測器包括線圈探測器(例如表面線圈和體積線圈)和光學探測器(例如光纖光柵)等。核磁共振測試裝置的具體配置和規格會因應用領域和實驗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不同的裝置可以進行各種類型的核磁共振實驗,包括化學成分分析、結構鑒定、動力學研究、磁共振成像等。
153人看過
- 2023-01-04 16:50:04【AM-AN-22025A】標準粒子在光散射研究中的應用
- 全文共1834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關鍵詞:標準粒子;米氏散射光的散射(scattering of light)是指光通過不均勻介質時一部分光偏離原方向傳播的現象。偏離原方向的光稱為散射光。散射光頻率不發生改變的有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大粒子散射;頻率發生改變的有拉曼散射、布里淵散射和康普頓散射等。而標準粒子在光散射研究領域一般研究的是粒子的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大粒子散射,這三種散射劃分是根據入射光λ與散射粒子的直徑d之間的比例大小來確定的:①當散射粒子的直徑d與入射光波長λ之比(d/λ)很小,即數量級顯著小于0.1 時,則屬于瑞利散射,散射光強與波長的關系符合瑞利散射定律,即散射光強與入射光的波長四次方成反比,與粒徑的六次方成正比。②當散射粒子粒徑與光波長可以比擬(d/λ的數量級為0.1~10)時,隨著粒子直徑的增大,散射光強與波長的依賴關系逐漸減弱,而且散射光強隨波長的變化出現起伏,這種起伏的幅度也隨著比值d/λ的增大而逐漸減少,這種散射稱為米氏散射。③當粒子足夠大時(d/λ>10),散射光強基本上與波長沒有關系,這種粒子的散射稱為大粒子散射,也可稱之為衍射散射(菲涅爾衍射與夫瑯禾費衍射)。瑞利散射可以說是米氏散射理論模型在小粒子端的近似形式,而衍射散射也可以說是米氏散射理論模型在大粒子端的近似形式,接下來我們將詳細了解標準粒子應用于米氏散射理論對其光散射特性研究中,入射光波長、標粒直徑以及入射光偏振角對散射光強的影響。1入射光波長對散射光強分布的影響圖1.1 是相對折射率m=1.589/1.333,標準粒子直徑d=2μm,入射光偏振角φ=45°時,由Mie散射理論及其他相關公式編程計算得到的散射光強與散射角之間的變化關系曲線。對于直徑為2μm的聚苯乙烯微球在水中的散射情況,入射光偏振角為45°時,隨著入射波長λ的增大,散射光強由主要集中在前向小角度內(波長λ為0.2um時散射光強主要集中在10°散射角內)逐漸變為集中在前向稍大角度內(波長λ為0.8um時散射光強主要集中在30°散射角內),若繼續增大波長,散射光強集中的角度也將繼續增大。從圖1.1可以看出,波長較短時散射光強主要集中在前向小角度內,并且波長越短散射光強集中的角度越小。圖1.1:當m=1.589/1.333,d=2μm,φ=45°時,對應于不同的波長,散射光強與散射角間的關系曲線。聚苯乙烯微球直徑對散射光強分布的影響圖2.1是用可見波段中的0.65μm波長的入射光,在偏振角為45°時,聚苯乙烯微球在水中的散射光強與散射角的變化關系曲線。由圖可以看出,微粒直徑越大散射光強越集中分布在前向小角度內,粒徑大于2μm的粒子的散射光強主要集中在前向散射角約20°內,因此在此種條件下收集前向小角度的散射光強即可獲得粒子的較好信息。圖2.2是入射光波長為6μm,偏振角45°時,聚苯乙烯微球在空氣中的散射光強與散射角的變化關系曲線。由圖可知,所用波長較大時,較大粒子的散射光強不再集中在前向小角度內而是集中的角度逐漸變大,例如粒徑大于8μm的粒子的散射光強主要集中在前向散射角約40°內。圖2.1:當m=1.589/1.333, λ=0.65μm, φ=45°時,對應于不同的微粒直徑,散射光強與散射角間的關系曲線。 圖2.2:當m=1.589, λ=6μm, φ=45°時,對應于不同的粒徑,散射光強與散射角間的變化曲線入射光偏振角對散射光強分布的影響圖3.1是入射光波長為0.65μm,直徑為0.2μm的聚苯乙烯微球在空氣中的散射光強與散射角的變化關系曲線。由圖可以看出,此種情況下入射光的偏振角不同散射光強與散射角間的關系曲線有很大變化,散射光強分布比較分散,說明此時散射光強的角分布與偏振光的偏振角有關。圖3.1 當m=1.589, λ=0.65μm, φ=0.2μm時,對應于不同的偏振角,散射光強與散射角間的變化曲線。結論以上為應用米氏散射理論針對聚苯乙烯微球標準粒子的光散射性質進行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波長較短時散射光強主要集中分布在前向小角度內,并且波長越短散射光強集中分布的角度越小。收集前向小角度的散射光可大致反映粒子散射信息。(2)進行聚苯乙烯微球標粒散射方面的研究時,應該選擇可見光波段中波長較短的作為光源,這樣既可以得到較好的粒子散射信息,又可以避免光源對人體造成傷害。(3)粒子直徑較大時散射光強主要集中分布在前向小角度內,并且粒子直徑越大散射光強越集中分布在小角度內;若所用波長較大時,較大粒子的散射光強不再集中分布在前向小角度內而是集中分布的角度逐漸變大。參考資料1.李建立.基于光散射的微粒檢測.煙臺大學理學院碩士論文,2009:22-25.
325人看過
- 2025-05-21 11:15:26半導體激光器怎么增強功率
- 半導體激光器怎么增強功率 半導體激光器(Semiconductor Laser)在現代科技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通信、激光打印、光譜分析等領域。隨著應用需求的不斷提升,增強半導體激光器的輸出功率成為了研究的一個關鍵方向。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不同的技術手段來提升半導體激光器的功率,分析影響功率的因素及解決方案,并為未來的發展提供可能的技術路徑。 半導體激光器功率提升的挑戰 提升半導體激光器功率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問題。半導體激光器的核心問題在于如何在保證器件穩定性的同時增加輸出功率。隨著功率的增加,熱效應、光學損失以及材料的承載能力都會受到考驗,尤其是在高功率工作條件下,激光器的熱管理與散熱能力成為了功率提升的關鍵因素。 采用多量子阱結構提升功率 在半導體激光器的設計中,采用多量子阱(MQW)結構是一種常見的提升功率的手段。多量子阱結構通過在半導體材料中引入多個量子阱,可以增加電子-空穴對的復合效率,從而增強激光輸出功率。量子阱的設計優化,不僅能提高激光器的效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由于高功率輸出產生的熱損耗。 高效率熱管理與散熱技術 熱管理是半導體激光器功率提升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功率的提升,激光器內部的溫度將急劇升高,過高的溫度會導致材料退化甚至器件失效。因此,采用高效的熱管理設計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常見的散熱技術包括采用高導熱材料、優化熱沉設計以及集成熱管技術等。這些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激光器的工作溫度,保持器件的長期穩定性。 增強電流注入與載流子注入效率 半導體激光器的輸出功率與電流注入的效率密切相關。提高電流的注入效率和載流子注入效率是增強功率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改善電極設計,降低電流注入過程中的電阻損耗,可以提高電子和空穴的復合效率,從而實現更高的激光輸出功率。 采用外部光反饋技術 外部光反饋技術是通過在半導體激光器外部加入適當的光學反饋元件(如光纖或衍射光學元件),來增強激光器的功率輸出。此類技術通過控制反饋光的強度和相位,優化激光的模式穩定性和輸出特性,達到提升功率輸出的目的。 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的集成與模塊化設計 為了進一步提升半導體激光器的功率輸出,集成與模塊化設計逐漸成為一種有效的方案。通過將多個低功率激光器陣列化或并聯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整體輸出功率。這類設計不僅能夠提高功率密度,還能夠通過模塊化方式進行靈活配置,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結論 半導體激光器功率的提升不僅僅是提升單一參數的問題,而是需要綜合考慮熱管理、光學設計、電流注入效率以及外部反饋等多個因素的優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半導體激光器將在高功率輸出和高效能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為各行業帶來更多創新與應用機會。
39人看過
- 2024-10-17 11:09:03標準離子色譜儀是什么
- 標準離子色譜儀是一種高效、精確的分析儀器,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食品安全、制藥、化工等領域。它主要用于分離、檢測離子化合物,尤其適合檢測水質中的陰、陽離子、氟化物、硫酸鹽、氯化物等無機離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離子色譜儀技術不斷革新,已經成為各大實驗室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66人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