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雨、雪、混合降水、晴
≥95%
-40~60℃
0~100%RH
12~24V
30km能見度傳感器采用先進的測量技術和算法,能夠實現對大氣能見度的高精度測量,誤差范圍通常較小。測量范圍廣泛,通常可達到30公里或更遠,適用于各種氣象條件和地理環境。
一、產品簡介
N30型能見度傳感器采用前向散射法測量空氣總消光系數,進而計算當前能見度,廣泛用于道路交通、氣象等行業。
二、技術特點
1.30km能見度傳感器儀器外殼為高質量鋁材料,陽極氧化后進行噴漆處理,整機防水、防塵、防碰撞性能優異;
2.儀器發射、接收鏡頭向下設計,極大降低太陽光等雜光干擾;
3.天氣現象識別,可識別霧、雨、雪、混合降水、晴等天氣現象,識別率高;
4.內置看門狗電路,保證長時間戶外運行可靠、穩定;
5.儀器通信、電源接口均含防雷設計,極大限度降低雷擊、靜電損害;
6.12~24V寬壓供電,總功率約1W,功耗極低,可使用太陽能板、蓄電池等長期供電;
7.數字接口使用RS485或RS232,標準MODBUS協議,無需進行協議適配;
8.儀器可輸出15s、1min、10min能見度值,無需配置即可直接讀取,使用更加靈活。
三、執行標準
QX/T 536-2020前向散射式能見度儀測試方法
四、技術指標
主要參數 | 參數范圍 | 分辨率 | 誤差 |
量程 | 30km | 1m | ≤2km ±2%2km~10km ±5%>10km ±10% |
重復性 | ≤4% | ||
天氣現象 | 霧、雨、雪、混合降水、晴 | ||
天氣現象識別率 | ≥95% | ||
工作溫度 | -40~60℃ | ||
工作濕度 | 0~100%RH | ||
工作電源 | 12~24V | ||
功耗 | 1W | ||
尺寸 | 610x230x360mm(長 x 寬 x 高) | ||
重量 | ≤10kg |
五、安裝說明
1. 安裝位置
能見度儀的安裝位置需要選擇在開闊、平坦、無遮擋的地面上,遠離建筑物、樹木、灌木、高峰等物體。這樣可以確保儀器觀測范圍不受遮擋,數據更加準確。
應避免不必要的光學干擾,能見度儀的接收器應背對強光源(如太陽光)進行安裝,發射器與接收器應位于南北方向。
2.安裝高度
能見度儀安裝高度應大于 1.5m 且小于 3m,安裝高度超過 3m 應進行對應高度的校準。
3.安裝步驟
3.1安裝前用戶應準備立柱,使用儀器自帶的卡箍安裝到立柱上。
3.2將儀器托舉到合適位置,使用卡箍后的螺栓對能見度儀進行安裝固定,安裝時應保證接收器與發射器開口向下,否則應重新安裝。
報價:¥20000
已咨詢47次傳感器
報價:¥18000
已咨詢22次能見度傳感器
報價:¥22000
已咨詢32次傳感器
報價:¥22000
已咨詢34次傳感器
報價:¥14000
已咨詢7次大氣環境監測站
報價:¥24000
已咨詢5次能見度監測儀
報價:¥24000
已咨詢14次傳感器
報價:¥38000
已咨詢189次能見度傳感器
報價:¥9800
已咨詢206次能見度監測儀
報價:面議
已咨詢106次傳感器
風向變送器采用先進的傳感技術,如超聲波檢測技術,擺脫了對高精度計時器的依賴,規避了傳感器啟動延時、解調電路延時以及溫度變化導致的測量誤差問題。成了看門狗電路,具有自動復位功能,保證系統穩定運行,即使在惡劣環境下也能提供可靠的風向數據。風向變送器采用頂蓋隱藏式超聲波探頭設計,能有效防止雨雪堆積干擾,避免自然風遮擋,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其探頭為卡扣式設計,解決了運輸、安裝過程松動不準的問題,進一
為氣象臺站提供實時降雨數據,助力精準天氣預報與氣候研究。例如,通過分析不同地區降雨量,預測天氣變化趨勢。水文監測與防洪監測河流、湖泊等水體水量變化,為水資源調度、防洪設施調度提供依據。如暴雨時提前預警洪水,減少災害損失。農業灌溉管理幫助農民判斷土壤墑情,優化灌溉計劃,避免過度灌溉或缺水。例如,干旱地區根據降雨數據調整灌溉量。城市防洪排澇實時監測道路積水,為排水系統調度提供數據支持,預防城市內澇
系統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監測路面狀況,確保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無論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還是橋梁隧道,系統都能提供全面的路面狀態信息。在發現路面存在安全隱患時,如積水過深、結冰風險、裂縫擴大等,系統能立即啟動預警機制,通過短信、APP推送、可變情報板等多種方式提醒管理人員或駕駛員采取措施。系統記錄所有監測數據,方便管理人員查閱和分析。這些數據不僅有助于評估道路狀況的變化趨勢,還能為道路養護和修
氣象環境監測站是一種集數據采集、存儲、傳輸、管理于一體的無人值守環境監測系統,它能夠連續、自動地監測多種氣象參數和環境要素,為氣象監測、氣候研究、環境監測、災害預警等領域提供科學依據。實時監測農田的溫濕度、光照強度、土壤水分等關鍵指標,幫助農民精準掌握作物生長環境,合理安排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全天候監測城市微氣候,如城市熱島效應、空氣污染程度等,為城市綠化、建筑
系統部署北斗形變監測終端,對水庫大壩、堤防、水閘等水工建筑物進行實時監測。例如,在某跨海大橋應用中,系統檢測到細微裂縫擴展,指導養護部門及時修復,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在城市易澇區域部署雷達水位計與雨量傳感器,設定警戒水位閾值。當水位超過閾值時,系統自動觸發報警,通過短信平臺通知市政部門,同時聯動排水泵站調度,實現內澇風險的早期預警與應急處置。統支持北斗短報文與4G/5G雙通道傳輸,確保無公網覆蓋
高速公路與城市道路監測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面狀況,提高道路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在事故多發區域、車流量大的區域以及雨雪多發地區安裝非接觸式路面狀況檢測器。橋梁與隧道對橋梁和隧道的路面狀況進行實時監測,確保結構安全。檢測橋面積水、結冰情況,防止因路面濕滑導致的交通事故。機場跑道評估機場跑道的適航性,確保飛行安全。監測跑道摩擦系數,當摩擦系數低于民航要求(≥0.35)時發出預警。 智能交通系統作為智
車間空氣環境質量檢測儀是專為醫藥制造、微電子生產、精密加工等對空氣潔凈度要求極高的領域設計的專業設備,采用六通道塵埃粒子計數技術,單次采樣可同時測量六個關鍵粒徑(如0.3μm、0.5μm、1.0μm、3.0μm、5.0μm、10.0μm)的粒子數量,避免傳統單通道設備需多次采樣導致的數據誤差和時間延遲,確保數據的時空可比性。配備7寸彩色觸摸屏,實時顯示各粒徑通道的粒子濃度,并支持聲光報警功能。
在校園內安裝了校園氣象檢測站。該系統包括溫度、濕度、氣壓、風速風向、降水量等傳感器,以及室內顯示屏和手機APP。系統安裝后,學校開展了氣象科普教育活動,邀請氣象專家為學生講解氣象知識,并組織學生親手操作氣象檢測站。通過活動,學生們對氣象監測產生了濃厚興趣,紛紛表示要關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同時,學校還利用氣象數據合理安排了校園綠化和教學計劃,提升了校園環境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