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01-21 09:33:05無目鏡體視顯微鏡維護
- 無目鏡體視顯微鏡維護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保持鏡體清潔,定期用無塵布擦拭鏡頭和機身;檢查并緊固各部件螺絲,防止松動;確保光源正常,適時更換老化燈泡;定期校準,保證成像準確;避免長時間直射陽光,防止光學元件受損;存放時置于干燥通風處,防止霉變和腐蝕;使用完畢后及時關閉電源,延長使用壽命。此外,還需遵循制造商的維護手冊,進行專業維護。正確維護可確保無目鏡體視顯微鏡性能穩定,延長使用壽命。
資源:12087個 瀏覽:25次展開
無目鏡體視顯微鏡維護相關內容
無目鏡體視顯微鏡維護文章
無目鏡體視顯微鏡維護產品
產品名稱
所在地
價格
供應商
咨詢
- GX能無目鏡體視顯微鏡 Lynx EVO
- 國外 歐洲
- 面議
-
英國工業顯微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無目鏡體視光學顯微鏡 Manits
- 國外 歐洲
- 面議
-
似空科學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微視 無目鏡體視光學顯微鏡 Lynx EVO
- 國外 歐洲
- 面議
-
似空科學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美國Life EVOS xl 無目鏡相差倒置顯微鏡
- 國外 美洲
- 面議
-
北京東勝創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體視顯微鏡MZ62
- 國內 廣東
- 面議
-
廣州市明美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無目鏡體視顯微鏡維護問答
- 2022-07-23 13:08:19改用無目鏡體視顯微鏡的7大理由
- 1.更大的頭部活動自由度 從固定的頭部姿勢中獲得解放當使用傳統的體視顯微鏡時,使用者必須嚴格限制頭部的活動,否則瞳孔和目鏡之間錯位,無法看清楚放大后的圖像。 由無目鏡光學技術擴大的出射光瞳,無目鏡體視顯微鏡令用戶從固定的頭部姿勢中獲得解放。 操作人員可以任意左右移動頭部,緩解頭部固定姿勢所造成的壓力與疲勞,尤其是當用戶長時間使用顯微鏡時。 2.保持舒適的身體姿勢 增強用戶舒適度從而提高產能顯微鏡觀測工作對操作者的骨骼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當操作人員感到不適或緊張時,觀測準確性和工作效率都會受到影響。傳統的顯微鏡操作人員必須保持一個不自然的、固定的身體姿勢,以確保他們的眼睛與目鏡保持一致。 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會導致身體疲勞,并可能導致嚴重的頸部和背部問題,以及其他更多健康問題。一項記錄長期使用顯微鏡影響的研究發現,78%的傳統顯微鏡操作人員伴有頸部疲勞*。 這是由于頭部長時間保持傾斜,比如與垂直方向成30度,導致了明顯的肌肉收縮、疲勞和疼痛。 3.操作目標物時不易失焦 增強手眼協調并易于操作目標物在普通顯微鏡下使用工具或操作目標物時,手眼協調總是一個巨大挑戰。 當使用傳統顯微鏡時,手眼協調有時很困難,因為眼睛和目鏡之間的距離很短,限制了周邊視覺。使用無目鏡顯微鏡系統的操作人員可以坐在離顯微鏡更遠的地方,允許更大的周邊視覺,因此提高了以更安全、更直觀的方式使用手和操作工具的能力。 4.減少眼部壓力及頭痛 減少眼部壓力疲勞94%的顯微鏡使用者據報告有視力問題或眼部多重問題,包括頭痛和眼睛干澀等。 有三個主要原因可以解釋為什么這么多顯微鏡使用者會有這種不適: 數據來源:1. Thompson SK, Mason E, Dukes S,人體工程學和細胞技術學家:報告的肌肉骨骼不適。 Diagn Cytopathol.2003;29:364 – 367。 2. Garima Jain and Pushparaja Shetty,與經常使用顯微鏡有關的職業關切:《國際職業醫學與環境衛生雜志》2014;27(4):591-598。 3. Fritzsche et al.; licensee BioMed Central Ltd. 2012。 5.可佩戴眼鏡及護目鏡 視距及其如何影響佩戴眼鏡的操作者眼鏡佩戴者在使用傳統目鏡顯微鏡時可能會遇到困難,無法獲得清晰無阻的視野。 這是因為每只眼睛都必須對準目鏡形成圖像的位置。 這個點被稱為“出射光瞳”,通常直徑在3毫米到5毫米之間,并不比正常光線下的瞳孔直徑大多少。 當出射光瞳完全覆蓋眼睛瞳孔并毫無阻礙地保持在該位置時,才可以獲得清晰的觀察圖像。 大多數顯微鏡用戶需要直接接觸顯微鏡目鏡,以保持正確的觀察位置和保持圖像在視線內。戴眼鏡的用戶,當他們的眼睛不能足夠接近出射光瞳位置時,問題就出現了。 這種情況下,圖像聚焦,但視野受到限制,很難保持出射光瞳覆蓋(或位于)瞳孔直徑。 此外,用戶位置的輕微偏移可能導致視野中產生陰影。視距是操作員需要保持的與目鏡之間的距離,以便使出射光瞳與自己的瞳孔對齊。 出射光瞳越小,則為了清晰看到圖像所需要保持的距離越小。 需要佩戴眼鏡的操作人員,至少需要18 – 20毫米的視距區域,以方便佩戴眼鏡。無目鏡體視顯微鏡擴大了出射光瞳直徑,達38毫米。視距越大,留給佩戴眼鏡或護目鏡的空間就越大。 6.減少交叉感染 將健康和安全作為優先事項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司把員工的健康和安全作為優先考慮的問題。與目鏡顯微鏡相比,無目鏡顯微鏡具有顯著的健康益處。 除了符合人機工學的優點外,無目鏡體視顯微鏡在最大限度減少交叉污染方面也有明顯的優勢:使用者的眼睛與儀器設備沒有接觸,大大降低了共用設備帶來的感染風險,佩戴防護目鏡或面罩也不會限制使用及操作。適用于多用戶之間共享使用,無目鏡顯微鏡系統僅需最小的調整,近乎無接觸式的操作,確保員工在工作場所的健康安全,而不會影響觀測檢查工作進程和生產率。由于無目鏡顯微鏡有更長的視距,它們可以用于在層流柜中觀測敏感材料,以防止污染。7.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考慮真正的擁有成本在考慮體視顯微鏡時,光學、放大、照明和人體工程學等技術的進步最有可能影響決定。其他還需要考慮的是高質量顯微鏡帶來的好處,以及購買低質量顯微鏡如何影響時間和成本。質量差成本高。 一般而言,一個公司因浪費、返工和保修造成的損失平均為10%。 如果質量標準不提高,制造商的聲譽就會受損。當由于供應鏈材料質量不佳而未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生產,或由于員工健康狀況而導致生產延誤時,公司也可能發生虧損。由于工人必須長時間保持眼鏡盯著同一位置,他們經常會感到眼睛疲勞、頭痛和眼睛不適,需要多次休息來緩解,這占用了工作時間。 無目鏡顯微鏡提供了一個理想解決方案,提高用戶的舒適度,這將大大提高產能和生產率。從長遠來看,一個不太昂貴的顯微鏡的“真正成本”,可能會更貴。沒有必要買比所需更多更花哨的東西,然而,重要的是要提前思考,考慮業務可能會如何變化和增長,以及一些無形的東西,比如如果不能提供高質量產品時,用于修復聲譽的成本。
377人看過
- 2022-05-27 09:20:46為何選用無目鏡體視顯微鏡的7大理由
- 1更大的頭部活動自由度● -----------------------------從固定的頭部姿勢中獲得解放 當使用傳統的體視顯微鏡時,使用者必須嚴格限制頭部的活動,否則瞳孔和目鏡之間錯位,無法看清楚放大后的圖像。 無目鏡光學技術擴大了出射光瞳,無目鏡體視顯微鏡令用戶從固定的頭部姿勢中獲得解放。操作人員可以任意左右移動頭部,緩解頭部固定姿勢所造成的壓力與疲勞,尤其是當用戶長時間使用顯微鏡時。 2保持舒適的身體姿勢● -----------------------------強用戶舒適度從而提高產能 顯微鏡觀測工作對操作者的骨骼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當操作人員感到不適或緊張時,觀測準確性和工作效率都會受到影響。 傳統的顯微鏡操作人員必須保持一個不自然的、固定的身體姿勢,以確保他們的眼睛與目鏡保持一致。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會導致身體疲勞,并可能導致嚴重的頸部和背部問題,以及其他更多健康問題。 一項記錄長期使用顯微鏡影響的研究發現,78%的傳統顯微鏡操作人員伴有頸部疲勞。 這是由于當人體保持頭部傾斜上身前傾時,與挺直上身的狀態相比,頸椎將多負擔近27kg的重量,相當于6個頭的重量;腰椎則會多負擔約60kg重量,相當于一個成年人的體重。長時間遭受這些額外的負擔導致了明顯的肌肉收縮、身體疲勞和肩頸腰椎疼痛。 3操作目標物時不易失焦● -----------------------------強手眼協調并易于操作目標物 在普通顯微鏡下使用工具或操作目標物時,手眼協調總是一個巨大挑戰。當使用傳統顯微鏡時,手眼協調有時很困難,因為眼睛和目鏡之間的距離很短,限制了周邊視覺。 使用無目鏡顯微鏡系統的操作人員可以坐在離顯微鏡更遠的地方,可獲得更大的周邊視覺,因此提高了以更安全、更直觀的方式使用手和操作工具的能力。 4減少眼部壓力及頭痛● -----------------------------免眼部健康問題 94%的顯微鏡使用者據報告有視力問題或眼部多重問題,包括頭痛和眼睛干澀等。有三個主要原因可以解釋為什么這么多顯微鏡使用者會有這種不適:(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5可佩戴眼鏡及護目鏡● -----------------------------視距如何影響佩戴眼鏡的操作者 眼鏡佩戴者在使用傳統目鏡顯微鏡時可能會遇到困難,無法獲得清晰無阻的視野。這是因為每只眼睛都必須對準目鏡形成圖像的位置。這個點被稱為“出射光瞳”,通常直徑在3毫米到5毫米之間,并不比正常光線下的瞳孔直徑大多少。當出射光瞳完全覆蓋眼睛瞳孔并毫無阻礙地保持在該位置時,才可以獲得清晰的觀察圖像。大多數顯微鏡用戶需要直接接觸顯微鏡目鏡,以保持正確的觀察位置和保持圖像在視線內。 戴眼鏡的用戶,當他們的眼睛不能足夠貼近出射光瞳位置時,問題就出現了。這種情況下,圖像聚焦于一點,但視野受到限制,很難保持出射光瞳覆蓋(或位于)瞳孔直徑。此外,用戶位置的輕微偏移可能導致視野中產生陰影。 視距是操作員需要保持的與目鏡之間的距離,以使出射光瞳與自己的瞳孔對齊。出射光瞳越小,則為了清晰看到圖像所需要保持的距離越小。需要佩戴眼鏡的操作人員,至少需要18 – 20毫米的視距區域,以方便佩戴眼鏡。 無目鏡體視顯微鏡擴大了出射光瞳直徑,達38毫米。視距越大,留給佩戴眼鏡或護目鏡的空間就越大。 6減少交叉感染● -----------------------------將健康和安全作為優先事項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機構將員工的健康和安全作為優先考慮的問題。與目鏡顯微鏡相比,無目鏡顯微鏡具有顯著的健康益處。除了符合人機工效學的優點外,無目鏡體視顯微鏡在最da限度減少交叉污染方面也有明顯的優勢:使用者的眼睛與儀器設備沒有接觸,大大降低了共用設備帶來的感染風險,佩戴防護目鏡或面罩也不會限制使用及操作。 適用于多用戶之間共享使用,無目鏡顯微鏡系統僅需最小的調整,近乎無接觸式的操作,確保員工在工作場所的健康安全,而不會影響觀測檢查工作進程和生產率。由于無目鏡顯微鏡有更長的視距,它們可以用于在層流柜中觀測敏感材料,以防止污染。 7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考慮真正的擁有成本 在考慮選擇體視顯微鏡時,光學、放大、照明和人機功效學等技術的進步最有可能影響決定。其他還需要考慮的是高質量顯微鏡帶來的好處,以及購買低質量顯微鏡如何影響時間和成本。 質量差成本高。一般而言,一個公司因浪費、返工和保修造成的損失平均為10%。如果質量標準不提高,制造商的聲譽就會受損。 如果由于供應鏈材料質量不佳而未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生產,或由于員工健康狀況而導致生產延誤時,公司也可能發生虧損。 由于工人必須長時間保持眼睛盯著同一位置,他們經常會感到眼睛疲勞、頭痛和眼睛不適,需要多次休息來緩解,這占用了工作時間。 無目鏡顯微鏡提供了一個理想解決方案,提高用戶的舒適度,這將大大提高產能和生產率。 從長遠來看,一個不太昂貴的普通顯微鏡所導致的“真正成本”,可能會更貴。我們覺得沒有必要購買多于所需的花哨東西,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提前思考,考慮業務可能會如何發生變化和增長,以及一些無形的東西,比如如果不能提供高質量產品時,用于修復聲譽的成本。 以上7大理由是否也讓您產生了選擇無目鏡顯微鏡的想法?Vision Engineering為顯微鏡使用者提供更多選擇。獨特無目鏡光學技術帶來更健康、更高效的工作方式。 Lynx EVO人機工效學無目鏡體視顯微鏡 屢獲殊榮的Lynx EVO將無與倫比的人機工效學性能和優秀的光學性能與數碼實時信息傳輸能力相結合。基于Vision Engineering獨特的“擴大光瞳”技術,Lynx EVO為眾多行業使用者解決工作生產效率問題。 ● 了解Lynx EVO產品詳情 Mantis無目鏡體視顯微鏡 符合人機工效學,具有卓yue的操作舒適性和光學3D成像效果。輕松觀察,提高生產率,方便手眼配合,適合各種檢測、制備和操作任務。 ● 了解Mantis產品詳情 DRV Stereo CAM3D數碼立體視覺顯微鏡系統 創新的立體視覺觀察產品,將光學體視顯微鏡轉化提升為高倍高清裸眼3D立體視覺系統。DRV Stereo CAM具備DRV的靈活性(完全獨立的觀察頭體位置),人機工效學(無目鏡設計)以及Lynx EVO的放大倍率范圍廣、大視場和長工作距離。3D數碼立體圖像的實時傳輸,即時觀看。3D數碼圖像和視頻可進行捕捉、共享或存儲,以便在不同地點或不同時間觀察獲取3D視圖。適合本地及全qiu范圍內的培訓和合作。 ● DRV Stereo CAM產品詳情
509人看過
- 2025-02-01 15:10:13體視顯微鏡與體視顯微鏡
- 標題:體視顯微鏡與體視顯微鏡的比較與應用 在顯微鏡技術的不斷發展中,體視顯微鏡作為一種重要的光學儀器,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材料科學等多個領域。許多人常常混淆“體視顯微鏡”這一術語,因為它通常指代一種具有不同放大倍率和成像特點的顯微鏡。本文將詳細探討體視顯微鏡的特點、工作原理、應用領域,并進行不同類型體視顯微鏡的對比分析,旨在為用戶提供深入的了解,幫助他們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體視顯微鏡。 體視顯微鏡,又稱立體顯微鏡或雙目顯微鏡,廣泛用于觀察樣本的三維結構與表面特征。與傳統顯微鏡不同,體視顯微鏡具有兩個目鏡,可以通過立體成像的方式,提供觀察樣品表面或厚度較大的物體時的深度感知。其放大倍數一般較低,通常在10倍到200倍之間,因此適合用于觀察較大、結構復雜的物體,如昆蟲、電子元件、地質樣本等。 體視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基于立體視差,兩個獨立的光路系統通過不同角度的觀察路徑產生視覺差異,從而形成深度感知。這一特性使得體視顯微鏡能夠顯示樣本的三維形態,而普通顯微鏡則難以提供這種效果。除此之外,體視顯微鏡的另一個優勢是其較大工作距離和較大的視野,用戶可以更方便地操作和調整樣本,適用于高精度的裝配、切割和分析等工作。 根據不同的光源、放大方式及應用需求,體視顯微鏡有不同的分類。例如,常見的有光學體視顯微鏡和電子體視顯微鏡。光學體視顯微鏡以光學原理為基礎,適合觀察生物樣本和表面分析;而電子體視顯微鏡則采用電子束掃描,具有更高的放大倍率和分辨率,常用于微觀結構和材料分析等高精度工作。 在現代科學研究中,體視顯微鏡已成為各類實驗和檢查中的必備工具。它不僅應用于生物學、醫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還在電子工業、環境保護、考古學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在生物學中,體視顯微鏡可用于觀察動物標本、植物結構及細胞表面;在醫學中,它有助于組織切片的三維重建;在材料科學中,則可用于觀察微觀材料的表面缺陷、裂紋等。 體視顯微鏡作為一款專業的光學顯微設備,憑借其優異的三維觀察能力、較大的工作距離和便捷的操作方式,在各領域中廣泛應用。了解不同類型體視顯微鏡的特點與功能,能夠幫助用戶根據實際需求做出佳選擇,從而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和精度,推動科學研究和工業生產的發展。
58人看過
- 2025-02-01 12:10:12體視顯微鏡如何調節
- 體視顯微鏡如何調節 體視顯微鏡作為一種重要的光學儀器,廣泛應用于生物學、醫學、工程學等領域。正確的調節方法對于獲取清晰、精確的圖像至關重要。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體視顯微鏡的調節步驟,幫助使用者快速掌握如何有效調整焦距、光源及物鏡等參數,從而優化顯微鏡的使用效果,達到佳的觀察狀態。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經驗的用戶,理解并掌握這些調節技巧都能夠極大提升實驗的精確度和效率。 體視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體視顯微鏡的主要構造包括物鏡、目鏡、焦距調節輪、光源和鏡體等部分。了解這些部件的功能和作用是正確調節顯微鏡的基礎。物鏡決定了觀察的放大倍數,目鏡則是通過放大物體細節來實現清晰的成像。焦距調節輪用于調節顯微鏡的焦點位置,光源的選擇則直接影響顯微鏡的亮度和對比度。 調節步驟 調整光源亮度 在使用體視顯微鏡之前,首先應調整光源的亮度。體視顯微鏡通常配有內置的LED燈或外部光源,亮度需要根據觀察物體的性質進行調整。通常,較高的亮度適用于透明的樣本,而較低的亮度則有助于觀察不透明樣本。過強的光線可能會導致圖像過曝,而過弱的光線則會使圖像模糊。 調節物鏡與目鏡的焦距 體視顯微鏡的焦距調節是為關鍵的一步。需要根據觀察對象的尺寸選擇合適的物鏡。當選擇物鏡后,通過調節焦距調節輪來確保圖像的清晰度。如果顯微鏡的物鏡有多個放大倍數,逐步從低倍物鏡開始調整,然后逐漸更換到高倍物鏡,保證圖像始終清晰。 調整雙目頭部的視距和瞳距 在使用雙目體視顯微鏡時,調整雙目頭部的視距和瞳距至關重要。這一調整確保了兩個目鏡與用戶的眼睛距離一致,避免眼睛疲勞。通過調節瞳距旋鈕,使得左右兩個目鏡的視場重合,呈現清晰的立體效果。 物體的位置調整 在顯微鏡下觀察樣本時,應保持物體在顯微鏡的光學軸線上,確保樣本位于焦點范圍內。移動樣本時,可以輕輕轉動樣本臺,確保其正確位置。 進一步調節視角與立體效果 在調整物鏡和焦距的也要注意觀察物體的立體效果,尤其在觀察大樣本或復雜結構時,體視顯微鏡的立體視覺特性會幫助用戶清楚地分辨不同的細節。調整視角,以獲得更為清晰的三維圖像。 小貼士與注意事項 在調節顯微鏡時,要避免快速轉動焦距調節輪,以免損壞物鏡或樣本。 使用顯微鏡前,確保所有部件清潔,尤其是物鏡和鏡頭部分,避免灰塵和污漬影響圖像質量。 保持顯微鏡的穩定性,避免震動或傾斜,影響觀察結果。 定期檢查光源的使用情況,及時更換燈泡或電池。 結語 體視顯微鏡的正確調節不僅是操作人員獲得高質量圖像的保障,也是確保實驗數據準確性的前提。通過了解光源、物鏡、焦距等的調節方法,用戶能夠在各種實驗條件下,地調整儀器參數,從而達到佳觀察效果。掌握這些基本的調節技巧對于提高科研效率、增強觀察精度具有重要意義。
64人看過
- 2025-02-01 12:10:12體視顯微鏡如何調節
- 體視顯微鏡如何調節 體視顯微鏡,作為一種常用的光學儀器,在生物學、醫學、工程學等領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正確的調節體視顯微鏡不僅能提高觀察效果,還能有效延長顯微鏡的使用壽命。本文將詳細介紹如何正確調節體視顯微鏡的各個方面,包括鏡頭、光源以及對焦系統等,幫助使用者更好地掌握該設備,達到佳的觀察效果。 1. 體視顯微鏡的基本結構與功能 體視顯微鏡的基本構成包括目鏡、物鏡、調焦機構以及光源等部分。每個部分都在顯微鏡的操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任何一部分的調節不當都可能影響到觀察的效果。為了獲得佳的視野,首先需要了解這些結構的基本功能和調節方法。 2. 鏡頭的調節 鏡頭調節是體視顯微鏡操作中的首要步驟,主要包括目鏡與物鏡的調節。確保目鏡與眼睛的距離合適,根據使用者的視力進行調節。然后,根據物體的大小和觀察要求,選擇合適的物鏡。在大多數體視顯微鏡上,物鏡可以旋轉調整,以獲得不同的放大倍數。根據觀察目標的細節需求,調整鏡頭以獲得清晰的圖像。 3. 光源的調節 光源是影響顯微鏡觀察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通常,體視顯微鏡配備了內置的LED光源,用戶需要根據觀察物體的透明度和亮度需求來調整光源的強度。調節光源時,應避免過強或過弱的光線,確保圖像清晰且細節豐富。體視顯微鏡的光源角度也需要適當調整,以避免反射光對觀察造成干擾。 4. 對焦系統的調節 對焦系統是體視顯微鏡調節中為關鍵的一部分。大部分體視顯微鏡配備了粗調和細調兩個調焦旋鈕,用戶應根據物體的不同高度和觀察需求,逐步調整焦距。開始時使用粗調旋鈕快速找到大致焦點,然后使用細調旋鈕精細調節,確保物體圖像清晰、無失真。 5. 合理維護與保養 為了保證體視顯微鏡長期穩定的工作性能,合理的維護與保養是必不可少的。每次使用后,應清潔鏡頭,防止灰塵和污漬影響觀察效果。定期檢查顯微鏡各部分的緊固情況,確保調節部件的正常運作。 結語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調節,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節體視顯微鏡,確保佳的觀察效果。無論是在實驗室研究,還是在教育教學中,體視顯微鏡的正確使用與調節是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果的關鍵。掌握顯微鏡調節的技巧,不僅有助于提高觀測的準確性,還能延長顯微鏡的使用壽命,為科學研究和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 這篇文章在內容結構上涵蓋了體視顯微鏡調節的各個方面,并以專業的語言對如何調節顯微鏡進行了解釋,符合SEO優化要求。
49人看過
- 技術文章
- 全自動凱式定氮儀
- 二手色譜議
- 污水電磁流量計安裝要求
- 插入式電磁流量計
- 定量平行濃縮儀
- 生物芯片觀察
- specim
- 高溫高壓聲懸浮系統
- FT160 XRF臺式光譜儀
- 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
- 導波雷達液位計價格
- TOC的測定
- 導波雷達液位計清洗
- 俯視法接觸角測量儀
- 電磁流量計價格
- 微秒級紅外
- 氣體探測激光
- 車輛超載檢測
- SCION LC 6000
- UTC-PD
- 常壓聲懸浮系統
- 村田電感代理
- 雷達液位計維護
- IPC-TM-650
- 純化水TOC檢測
- Qsep全自動毛細管電泳儀
- 廢水處理機
- 插入式污水流量計
- 非滿管污水流量計
- 安捷倫租賃
- 全自動開口閃點測定儀
- 安捷倫網分
- 車輛超重檢測
- 膠粘劑檢測
- 電磁流量計計量性能要求
- 渦旋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