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內置的智能控制系統,通過高分辨率傳感器實時采集板材厚度、材質硬度、折彎角度等參數,并結合預設工藝程序,運用算法模型,動態調整雙伺服缸的輸出力與錯動軌跡。在折彎過程中,系統持續監測折彎狀態,一旦檢測到參數偏差,立即通過伺服電機對液壓缸進行微秒級響應調節,確保折彎過程的高精度與穩定性。
超精密折彎精度:憑借雙伺服缸的協同控制,折彎角度精度可達 ±0.05°,線性度誤差控制在 ±0.03mm/m,能夠滿足航空航天、精密儀器等制造領域對微小角度、復雜形狀折彎的嚴苛要求,顯著提升產品良品率。
高效動力輸出與速度:雙伺服缸系統提供強勁且穩定的動力輸出,折彎力可達 4000kN,可輕松應對 8 - 20mm 厚高強度鋼材的折彎加工。同時,折彎速度實現大幅提升,空載快速下降速度達 150mm/s,工作行程速度也可達 20mm/s,相比傳統折彎機效率提升 40% 以上,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高效需求。
寬范圍材料適應性:無論是普通碳鋼、不銹鋼、鋁合金等常規金屬板材,還是鈦合金、高強度合金鋼等特種材料,設備均可通過智能匹配雙伺服缸的驅動參數與錯動模式,實現穩定可靠的折彎加工,有效拓展加工材料范圍。
雙伺服協同的控制:區別于單伺服或液壓驅動設備,雙伺服缸獨立驅動模式能夠實現左右兩側力量與位移的差異化控制,在處理非對稱折彎、復雜多折邊工件時優勢顯著。例如,在加工帶有不同角度折邊的異形鈑金件時,可通過單獨調節兩側伺服缸,控制各折邊的角度與尺寸,避免因傳統設備單側驅動導致的受力不均與精度偏差問題。
低能耗與高穩定性:伺服電機的高效驅動特性使設備能耗相比傳統液壓折彎機降低 30% 以上,有效節省生產成本。同時,雙伺服缸系統減少了液壓傳動中的管路損耗與機械磨損,配合高剛性機身設計,設備運行穩定性大幅提升,維護周期延長至傳統設備的 2 倍,降低企業運維成本。
智能化柔性生產:配備全觸控人機交互界面與專業折彎工藝軟件,支持 DXF、STEP 等多種文件格式導入,可快速生成折彎程序。內置的智能工藝數據庫,包含數百種材料的折彎參數與工藝方案,操作人員只需輸入板材信息,系統即可自動推薦折彎參數。此外,設備還支持遠程監控與故障診斷功能,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狀態實時監測與云端數據管理,為企業智能化生產提供有力支持。
報價:面議
已咨詢15次彎折試驗箱
報價:面議
已咨詢17次試驗機
報價:面議
已咨詢290次多點錯動彎曲試驗機
報價:面議
已咨詢8次彎折試驗箱
報價:面議
已咨詢22次彎折試驗箱
報價:面議
已咨詢8次彎折試驗箱
報價:面議
已咨詢27次彎折試驗箱
報價:面議
已咨詢22次彎折試驗箱
在五金制造行業不斷追求高效、精密生產的背景下,傳統折彎設備已難以滿足復雜多樣的加工需求。
在柔性電子與折疊顯示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柔性印刷電路板(FPC)和超薄柔性玻璃(UTG)作為核心材料,其在復雜彎折工況下的可靠性直接決定終端產品的使用壽命與用戶體驗。
傳統折彎設備已難以滿足復雜工藝要求。雙伺服缸錯動驅動折彎機憑借創新的雙伺服驅動技術與錯動控制理念,打破行業技術瓶頸,成為推動鈑金加工邁向智能化、精密化的核心裝備。
動態錯動補償錯動折彎機應運而生,憑借其創新的技術理念與性能表現,成為推動金屬板材加工行業變革的關鍵設備。
在柔性顯示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UTG(超薄柔性玻璃)作為折疊屏手機、可穿戴設備的核心材料,其彎折性能直接影響終端產品的使用壽命與用戶體驗。
光學材料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常因受到彎折、震動等外力作用,導致光學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為確保光學產品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光學材料錯動折彎疲勞試驗機順勢而生,為光學材料的研發、生產質量把控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隨著柔性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柔性電路板(FPC)、柔性傳感器、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等柔性電子器件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醫療、航空航天等領域。然而,柔性電子材料在彎折過程中的可靠性與性能穩定性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手機制造商對折疊屏手機整體可靠性的測試,該設備都能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折疊屏手機技術不斷向前發展,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優質、耐用的折疊屏手機產品。